文:Teacher Duck Duck
2024年8月1日
指導功課,孩子「教極都唔識」,家長崩潰,除了花錢給補習社,還有其他方法嗎?一個兒童認知發展的概念,多年來幫我節省不少補習費。
學習由具體到抽象 - 孩子掌握知識,是要由具體出發,到抽象概念。具體即實物,能看、摸和操作。成年人的生活充滿抽象思維,由網絡溝通到金融投資,所以成年人的說話內容都傾抽象。當孩子成為小學生,父母認為孩子長大,懂得的事多,說話又會辯駁,加上課業文字比例提高,父母指導功課時會認定孩子是聽得懂我們解釋,但卻忽略了孩子的思維發展仍很幼嫩,要處理抽象解說仍有難度。
每當我在指導學生而他們開始「遊魂」、不專心時,我即時檢視自己說話是否太抽象,因為不專注很多時是因為聽不懂,不明白,他們的不專注提醒我用錯了「輸入法」,我需要實物教材、圖象、圖表來協助我的講解。
「由具體到抽象」的關鍵學習概念減少了我對學生的埋怨,延緩激動的情緒,也提升我對學生的理解,幫助他們表達疑惑,放膽提問,更促進我們的溝通。
信不信由你,當我的孩子還是小學階段時,在家中的教與學,其實是我最享受的親子時光 😇😇😇